宫颈癌,也就是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中高发的恶性肿瘤,病变多集中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大量研究表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关键因素,其中HPV16和18型的“破坏力”最强。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过早、免疫功能缺陷的女性,更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今天就由我们脑病科李雨琴护士长来为大家科普一些防范的方法,请查收~
李雨琴 主管护师 脑病科护士长
毕业于成都大学护理专业,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余年。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中西医结合护理创新委员会委员;专注于脑病护理领域,擅长将中医理论与现代护理技术结合,运用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辅助治疗脑血管疾病与神经系统疑难病症,助力患者康复。工作之余积极参与科研,发表论文数10篇,推动中医护理在脑病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
宫颈癌早期通常悄无声息,很难引起患者注意。可一旦病情发展,阴道异常流血、排液,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让患者无法正常生活。虽说宫颈癌本身不传染,但HPV病毒却能通过性接触传播,进一步扩大了感染风险。
面对宫颈癌,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查等妇科检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都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很多人一听到感染HPV就慌了神,以为自己离宫颈癌只有一步之遥。其实,感染HPV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宫颈癌!相关数据显示,约80%的女性在一生中都感染过HPV病毒。多数成年女性在有过性生活或性接触后,都可能感染HPV。不过,只要身体健康、免疫力强,免疫系统就能自动清除病毒,不会引发病变。
只有少数免疫力低下或身体素质差的女性,在感染HPV后,免疫系统难以将其清除。如果感染持续时间长,再加上自身身体状况特殊,才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甚至进一步发展成宫颈癌,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5 - 10年。
为了预防宫颈癌,女性朋友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临床数据显示,不洁性生活是HPV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很容易诱发宫颈癌。性生活前做好清洁,必要时佩戴安全套,能有效降低HPV感染风险,预防宫颈癌。
90%左右的宫颈癌由高危型HPV病毒引起。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重要措施。目前市面上的二价、四价、九价疫苗,都能有效预防高危型HPV感染。其中,四价和九价疫苗还能预防低危型HPV引发的尖锐湿疣。
虽然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但也有部分宫颈癌患者的发病与HPV感染无关。即使接种了HPV疫苗,也存在感染的可能。因此,建议女性40岁后,每隔3 - 4年进行一次TCT和HPV检测。TCT能检查宫颈上皮是否有异型细胞,及时发现宫颈内高级别上皮肉瘤病变;HPV检测则能确定是否感染HPV病毒,并监测疫苗的预防效果,降低宫颈癌发生的可能性。
宫颈癌虽然可怕,但只要做好预防,就不用谈之色变。女性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自身健康,做好性生活防护,按时检查,远离高危型HPV病毒,提升生活质量,守护自己的健康。
下一篇: 一文击穿流感真相!从预防到应对全解析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