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液,很多人存在误区
认为与口服用药相比
静脉给药更方便且见效快
于是......
感冒发烧怎么办?
输液!
发炎感染怎么办?
输液!
关节疼痛怎么办?
还是输液!
......
输液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别再盲目跟风了!
快随药学部的杨燕老师来了解
输液的几大误区及滥用输液的危害!
杨燕 主管药师 药学部
硕士研究生,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临床药师,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药理学专业,从事临床药学工作近10年,曾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临床药学,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论文、中文核心论文。主持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项,成都市药学会科研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申请专利1项。擅长应用药物理论知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等药学服务内容。
静脉输液,俗称“打点滴”“挂盐水”或“打吊瓶”,是将无菌液体、药品、血液制品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给药方法,是临床常用的药物治疗手段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医疗输液使用量为100亿袋左右,相当于每人每年使用7.5袋输液,远高于国际上平均值3瓶。
在日常使用中,静脉输液往往存在许多误区,比如:
× 输液能使疾病好得更快。
× 输液效果好,无论大病小病首选输液。
× 输液可以预防生病。
× 输液可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 输液方便又安全。
其实,静脉输液带来的风险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血管如水管:频繁输液就像强行给老旧水管加压,最终会“爆管”(血管损伤);免疫系统“练兵”:口服药经肠道吸收,身体有“防御时间”;输液直接入血,免疫系统可能“反应过度”(过敏);
输液=小手术:每次穿刺都是一次创伤,相当于一个小手术,能避免则避免。
1、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2、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3、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4、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5、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6、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7、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8、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静脉输液是一把双刃剑,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需要重视静脉输液的规范使用,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牢记"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输液";
✅不主动要求输液,信任医生评估;
✅输液时出现心慌、皮疹等立即呼叫护士。
上一篇: 牡丹皮:凉血化瘀的“全能选手“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