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简介
一、专家介绍
华西指导专家:张中伟教授、郭军教授、梁国鹏教授、李孝锦教授
科主任:杨建英
副主任医师:杨建英、王大建、田益
医疗组长:田益、王大建
二、基本概况
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要负责全院及区域内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建立深度合作学科联盟。科室是成都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四川省VTE防控联盟单位。四川省中医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成员单位,成都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成员单位。
科室拥有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现有医护人员30余人。指导教授4人,高级职称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学科带头人杨建英副主任医师为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重症专委会常务委员、成都高新医学会重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远程教育分会理事、四川省生物信息学会重症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呼吸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重症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心衰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重症专委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重症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中医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专家、成都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专家。
重症医学科设计床位 20 张,其中配有隔离病房 1 间,单间病房1 间。拥有中央监护系统,中心供氧、中央负压吸引、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多功能气垫床,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氧疗设备,复苏呼吸气囊、气管插管和切开成套设备、心电图机、除颤仪、抢救车、床旁血液净化机、便携式可视纤维支气管镜、亚低温治疗仪、低体温升温设备,输液泵、微量注射泵、肠内营养输注泵、床旁血气分析仪、床旁超声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无创颅内压监测仪,机械辅助排痰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转运呼吸机、空气消毒机等设施设备。
三、学科发展
科室现有4个亚专业组:重症呼吸、神经重症、重症康复、重症护理。年救治重症患者约1000人次,救治成功率大于90%,近三年CMI值3.59。科室近三年派出10余名医疗、护理骨干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进修学习。
科室是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单位,成都高新医学会重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先后承担及参与了省科技厅、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共 6 项科研课题。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四、专科业务特色
科室开展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道管理、床旁纤支镜检查治疗、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及CVP 监测、动脉穿刺置管及有创动脉压监测、微创胸、腹腔穿刺引流、心包腔穿刺引流、腰椎穿刺及腰大池引流、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杂合式/多模态血液净化技术、血浆置换、人工肝、鼻空肠营养管置入、重症超声、中医重症康复治疗、中医穴位按摩及针刺治疗等项目。
在各种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循环功能衰竭(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脏骤停)、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体液代谢紊乱、内分泌危象、重症哮喘、中毒、严重复杂创伤、重型颅脑损伤、外科围术期等多种危重症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良好的救治效果。
五、公益活动及获得荣誉
我们致力于打造有责任、有担当的团队。在抗击新冠疫情战斗中,我科派出了多位医务人员,先后到武汉武昌医院重症医学科,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和成都市公卫中心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得到了患者和当地医护人员的称赞。多人次荣获优秀抗疫工作者,1人荣获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五一劳动奖章,1人荣获成都市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先进个人。
科室荣获成都市新津区卫健局2022年度先进集体,成都市新津区卫健局2023年度优秀医师团队及优秀护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