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台028-82556337(工作时间)
急诊科028-8250109(24小时)
办公室028-82556955(24小时)
邮箱: cdsxjqzyyy@163.com
五一假期,许多人会选择出游放松身心。然而,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外伤,特别是可能导致破伤风的伤口。下面,我们就让急诊科副主任刘芽青医生来科普一下破伤风的相关知识,包括其现状、伤口处置方法、规范预防措施,以及我院在破伤风防治方面所做的努力。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致命感染性疾病。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铁锈、动物粪便中,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后释放毒素,可导致全身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甚至死亡。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30%~50%,尽管破伤风疫苗已广泛应用,但全球每年仍有约3.4万-6.1万病例。远离破伤风,科学预防很重要!
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动物及人类粪便中,通过以下途径感染:
1.伤口污染:深而窄的刺伤(如钉子扎伤)、烧伤、开放性骨折、动物咬伤等,尤其被土壤或粪便污染的伤口更易感染。
2.高危行为:用泥土或草药敷伤口、不规范接生(导致新生儿破伤风)等。
3.隐匿感染:轻微擦伤、慢性溃疡甚至无明显伤口(该情况较为罕见)也可能感染。
在外出游玩时,如果不慎受伤,应尽快进行以下处理:
清洗伤口: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避免使用过于刺激性的消毒剂(如酒精),因为它们可能导致组织损伤,使细菌更容易入侵。
止血和包扎:清洗伤口后,使用无菌敷料轻轻包扎,以防进一步污染。如果是深度伤口或大面积的开放性创伤,应在包扎前评估出血情况,必要时进行止血处理。
观察症状:处理完伤口后,应密切观察伤口及其周围区域的症状。如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预防破伤风的关键在于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以及正确处理伤口。
1. 主动免疫:疫苗是“金钟罩”
(1)婴幼儿/儿童:我国免疫规划要求接种“百白破疫苗”(含破伤风类毒素):3剂基础+2剂加强。
(2)成年人:建议每10年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TTCV)。若从未接种过,需完成3剂基础免疫(0-1-7月)。
(3)高危人群(军人、建筑工人、农民、野外运动爱好者等):建议按表二推荐的程序尽早完成暴露前免疫,对存在持续暴露风险的人群,建议每隔10年加强1剂。
(4)孕妇免疫:孕期接种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WHO推荐高危地区孕妇接种)。
2.被动免疫:受伤后的“急救盾”
适用于未完成全程免疫或免疫史不清的高风险者,需在受伤后24小时内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AT)/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TAT需皮试,可能引起过敏反应;TIG无需皮试,安全性更高。
被动免疫:对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患者,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进行被动免疫。
3、正确处理伤口
受伤后,应立即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去除伤口内的异物和污染组织。同时,避免伤口暴露在密闭、潮湿等环境中,以减少破伤风梭菌的滋生。
作为一家致力于公众健康的医疗机构,我院在破伤风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疫苗接种服务:我院积极响国家“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场地融合、人员融合、信息融合建立了破伤风规范门诊,可24小时开展破伤风处置以及疫苗接种。
破伤风知识普及: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我院积极开展破伤风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破伤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伤口处理培训:我院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伤口处理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破伤风伤口的处置方法。
总之,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但通过规范处置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五一出游时,请务必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外伤,并时刻保持对破伤风的警惕。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帮助。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