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台028-82556337(工作时间)
急诊科028-8250109(24小时)
办公室028-82556955(24小时)
邮箱: cdsxjqzyyy@163.com
人们常说“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殊不知作为双方都是医生的夫妻,在医路上的相知相伴相遇和相惜,才最珍贵又浪漫,交织在辛苦中的幸福和不忘初心的坚守,或许只有相同经历的人才懂……
夫妻同心
新津县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何杰与妇科李海燕主任,是一对人人称羡的模范夫妻。两人从相识到结为伉俪,在医学之路上,他们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在忙碌中平衡着工作和生活,共同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他们夫妻作为新津县引进人才于2019年进入新津县中医医院工作。
▲何杰与李海燕
急诊
炎炎夏日的一个下午,完成了今日最后一台手术下班的李海燕刚准备和丈夫何杰回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是正在医院老区门诊坐诊的杨可可医师打来的,看到电话一种紧张的预感顿时涌上心头。杨可可医师接诊的是一位身患急腹痛的女性患者,在去门诊途中突发疼痛加重,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呼吸急促,言语低微,一派急性休克症状。
患者病情危重,接诊的杨可可医师立即予以急查腹部彩超提示盆腹腔大出血,根据患者查体及临床经验,考虑宫外孕破裂伴出血诊断。此时的患者已经气若游丝,命悬一线,需要立即手术治疗。患者生命危急,吸氧、监测血压、心率、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杨可可医师立即就地组织抢救,一面通知启用模范街院区应急救护车,一面向妇科主任李海燕电话汇报病情,请求立即安排手术。
生命速度
时间就是生命,接到电话的李海燕即刻通知妇科住院部、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等科室做好接诊准备。病人在模范街的救护车上就开始完善术前准备,建立静脉双通道、抽血、补液、吸氧、安置心电监护、备皮、导尿等等。“救护车到达,立刻推病人到手术室”。在新院区的手术室,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早已严阵以待,五分钟后就开始了手术。此时病人从新津老城区到送进手术室,仅用了8分钟,可以称为“生命光速”。
消毒、麻醉、器械准备完成,开始手术。术中的李海燕凭经验,查出了输卵管血管破裂。打开腔镜、探查、血管夹闭、术中止血、清除积血……娴熟的手术动作,镇静而从容的神情,充分显示了李海燕手术经验的丰富。
隔壁的人
术中的李海燕不知道的是,此时他的丈夫,何杰医师,也在隔壁手术室紧张的做着另外的一台手术。原来在李海燕医师接到电话走后不久,何杰医师也接到了科室急诊手术的通知。病人是120急救来的,男性,38岁,外地人。他是在工地上,从高处摔下来,后脑勺着地,已经意识不清,昏迷过去。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颅内出血明显,急需手术治疗。进入手术室的患者,此时已出现一只瞳孔散大,患者病情危急,脑疝形成。何杰凭着长期积累的经验,钻孔、开颅、清创、抽血等一步步的操作在惊心动魄中熟练进行着……
心连心
安静的术中,只听得到器皿放入手术盘的声音。终于,手术结束了,双方手术都很成功。双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平稳,送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在向助手及护士交代完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后,两人几乎同时打开了各自手术室的大门。在手术室的走廊上,一样的口罩帽子,一样的手术衣,确认过眼神,本该一起回家的两人会心的相视一笑。
医院,常被形容为“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作为医生夫妻,不只是伴侣,更是战友。每天面对生离死别、血雨腥风,这项事业关乎健康、关乎性命。从做医生的那天起,时间就不再属于自己,更不属于爱人,而是属于患者,属于疾病,属于生命。24小时随时、随地待命,是他们工作的常态。
一路同行
谁说浪漫只属于烛光美酒、花前月下,在医院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既是夫妻又是同事,彼此鼓劲打气,收获幸福。虽然苦,虽然有时候也很累,但他们从未放弃过自己热爱的医生工作,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身穿同一袭白衣,夫妻档的深情令人羡慕,但是他们为护佑百姓健康做出的奉献更值得人们尊重。
上一篇: 端午中药沐浴 排毒祛湿防疫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