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台028-82556337(工作时间),急诊科028-8250109(24小时)
  办公室028-82556955(24小时),邮箱: cdsxjqzyyy@163.com

心病科(心血管内科)

服务中心Service Center

预约挂号
健康咨询热线

健康咨询热线:

咨询台028-82556337(工作时间)

 

急诊科028-8250109(24小时)

 

办公室028-82556955(24小时)

 

邮箱: cdsxjqzyyy@163.com

科普知识
jiantou返回
心律失常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2020-03-09发布者:新津区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心病科)

一、心律失常患者应注意些什么
(1)正确对待,心胸开阔:心律失常患者要做到心胸开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因为患了心律失常而忧心忡忡。尽管心律失常是一种病态,但除了严重的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的患者能够同健康人一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并非不能控制。
(2)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
(3)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心律失常患者宜适当地做些锻炼,如养鱼、种花、散步、练太极拳、保健操、练气功等。只有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极差的病人才应长期休息。
(4)随季节、气候变化调节生活起居。在气候变化大、季节交替的时候要采取措施,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5)注意安排合理饮食,戒烟,少饮酒。
(6)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不要因为便秘而发生意外。
(7)定期到医院检查,复查有关项目,合理调整用药

 

二、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措施
    致命性心律失常主要指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3度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动过速虽一般不致命,但临床常见、且一旦合并预激综合征而又得不到正确的处理,其后果也很危险。这里主要谈谈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家庭急救和自救。
(一)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撞击病人心前区。病人在家中或院外发生“室速”,目睹者可立即叩击其心前区数下,利用撞击所产生的10~35焦耳的低能量电流使“室速”和刚发生的“室颤”恢复正常心律。
2.咳嗽动作自救。发生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时可用连续咳嗽4~5次来自救。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对“室上速”采取刺激迷走神经兴奋的方法,可使部分病人的这种心动过速突然中止、家庭中自救可试用以下方法:
1.交替压迫眼球,但有青光眼者禁压。
2.交替压迫现侧颈前中部,但对高令老者慎压。
3.尽量使头后仰或躯体前弯。
4.用力吹膨胀困难的气球。
5.深吸气后用力摒气,然后做深呼气动作。
经过上述方法如仍不能终止这种“室上速”,应将患者送医院救治。  

三、用抗心律失常药应注意什么?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根据其作用特点及心律失常原因而选择使用。
(1)窦性心动过速,常为生理现象,一般不需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果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甲亢所引起的,可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治疗。
(2)过早搏动可分为房性、结性和室性。其病困有功能性与器质性两种。后者多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炎、洋地黄中毒等。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结性),分别选用异搏啶、心得安、双异丙吡胺、奎尼丁、茚满丙二胺、乙胺碘呋酮等。,室性心律失常,分别选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心得安、苯妥英钠、漫心律、双异丙吡胺、室安卡因、英卡因、劳卡因、茚满丙二胺、乙胺碘呋酮等。多源性室性早搏,宜用苯妥因钠、利多卡因、慢心律等。
(3)慢性心律失常,包括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反复出现昏厥,甚至引发阿-斯综合症,可使用阿托品、654-2、异丙肾上腺素等。若药物治疗无效,则需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4)心房颤动350~700次/分,室率超过100次/分,应给予洋地黄制剂,尽管不能中止颤动,也可减少室律,无效时改用奎尼丁或普鲁卡因酰胺等。心房扑动250~380次/分,治疗方法与心房颤动相同。
(5)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①有旁道(即预激症候群包括显性或隐性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包括WPW合并房颤、房扑。在紧急处理时忌用西地兰、异搏定,应首选心律平、普鲁卡因胺、乙胺碘呋酮,无效者立即电击转复心律。②无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在紧急处理时应选择心律平、异博定、乙胺碘呋酮、丙吡胺、西地兰等。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者,应用利多卡因、奎尼丁,苯妥英钠、普鲁卡因酰胺等。
(6)一般除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心律失常外,对其他原因所致者,通过消除诱发因素和病因治疗即可控制。对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如无明显症状,一般也无需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
(7)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均可致心律失常,而且抗心律失常药作用越强,其致心律失常作用越大。因此,同时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慎用或禁用。
(8)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可因缺氧、缺钾、缺镁、休克、心力衰竭、甲亢、心肌损害程度而不同。不可随意加大用药剂量。因为抗心律失常药除乙胺碘呋酮外,安全范围均较小。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血压、心率和心律,特别在采用静滴时,应进行心电图监测。
           
四、发现心律失常怎么办?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而又比较复杂的心血管疾病。它是指心脏搏动的形成或传导发生障碍,引起心脏节律或频率异常。心律失常大多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如冠心病、心肌疾病、风心病等,但也有可能是由非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比如早搏就有可能是因为情绪紧张、疲劳、饮酒、吸烟、喝浓茶和咖啡所导致。其症状常表现为一种突发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憋闷、气促、手足麻木和晕厥,甚至神志不清。有些患者也可能没有症状,仅在心电图检查中被发现。
由于人们对心律失常了解较少,一旦发生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不知所措。其实心律失常有很多类型,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机会更多,并非所有心律失常都会产生严重不良后果和需要治疗。
  心律失常的病因相当复杂,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发生心律失常后,首先需要综合病史、症状、体检和必要辅助检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彩超心脏等)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参考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否影响心脏泵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等情况决定治疗策略。鉴于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潜在致心律失常风险,在应用时应慎重,权衡利弊。

如果出现上述心律失常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正规检查以判断心律失常是否属于功能性的。医学上把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且不影响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的心律失常视为功能性的,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大多不需要治疗。
有症状者也应先解除顾虑,稳定情绪,必要时短期对症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伴或不伴心脏泵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受累的心律失常则为病理性,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就诊。
发现心律失常不必盲目恐惧,只有严重的或者恶性的心律失常才会猝死。

 

五、戒烟、戒酒与心律失常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一般是在吸烟若干年以后才表现出来的。而且吸烟可以引起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等,容易被人理解,而吸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则往往不被人重视。
  烟草燃烧后,其烟雾中有400多种化学物质,引起心血管病的物质主要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这些有害物质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血流。尼古丁有兴奋交感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使血压升高。尼古丁作用于动脉内膜使之发生脂肪性病变,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还使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减低,血小板大量聚集,导致动脉血栓闭塞。尼古丁还使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使防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减少。
  一氧化碳进入血流,因其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大250倍,而使碳氧血红蛋白增加,使血红蛋白运输氧的能力减低,使组织器官缺氧。吸入一氧化碳可使血脂增多,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壁上脂质沉着增多,故一氧化碳亦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酒精能够刺激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使肝脏合成前β脂蛋白增加。前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在血中消除得慢,加重高脂血症,即使每日饮少量烈性酒,也可以促进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引起血中胆固醇及中性脂肪含量增高,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由此可见,吸烟、饮酒对心血管系统危害极大,可进而影响窦房结及其传导系统,引发心律失常。故戒烟、戒酒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一环。

 

六、对心律失常有益的食物
用食物治疗心律失常(中医谓心悸),最早见于《灵枢·五味篇》,其曰:“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其中“薤”即薤白,现代医学已证明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药物。这一记载可能是我国古代医药文献中应用中草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早记载,比英国人布伦顿发现亚硝酸戊酯治疗心绞痛要早1800年以上。
中医认为:麦,甘润养心,食之可养心安神,减少或治疗心悸症状。羊肉为性温味甘,血肉有情之品,有养血补心,治疗心悸作用。《伤寒论》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治产后贫血,有补血养心之效。
杏为果类,性味酸温,食之有补心气作用。古人用治心悸,也可能取其酸敛心气作用。
薤白,味甘辛,性温。食、药均宜,有理气通阳宽胸作用,为常用治冠心病药物。
传统上用治心律失常(心悸),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食物还有:
元肉,味甘性温,养心安神,补益心气。
莲子,味甘性温,健脾安神。
百合,味甘淡,润肺养心安神。
羊心、猪心、鸡心等,同气相求,以脏补脏,具有养心安神功效,多配朱砂蒸服。
马鹿、梅花鹿护心血,为被猎杀的鹿死后剖胸,凝固于心及胸腔之血,取出晒、晾干后,研末,蒸猪心服,具有养血安神宁心之作用。对于治疗心悸效果较好。唯近十几年来鹿的减少和国家禁猎野鹿,故马鹿护心血十分珍贵和难得,仅能在人工饲养的梅花鹿病、残或衰老宰杀时取得少许而已。

 

七、心律失常者日常的饮食
心律失常患者安排好日常的饮食,对疾病的康复起重要作用。心律失常常由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多种原因引起。在饮食中应避免促使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情发展及加重的食品,同时还应限制热量供给,降低肥胖者的体重,减轻心脏负担。
(1)限制热量供给。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25~35卡,身体肥胖者可按下限供给。
(2)限制蛋白质供给,一般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1.5克供给,出现心衰及血压高时,蛋白质应控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以内。
(3)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肌肉、蛋黄、螃蟹、鱼子等。
(4)应供给富含VitB、VitC及钙、磷的食物,以维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以供给维生素及无机盐,同时还可防止大便干燥。
(5)禁用刺激心脏及血管的物质,如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慎食胀气的食物,如生萝卜、生黄瓜、圆白菜、韭菜、洋葱等,以免胃肠胀气,影响心脏活动。
(6)限制盐及水的摄入。尤其对有水肿的患者,更应严格控制。有水肿和心力衰竭者,饮食中不得加盐和酱油。
(7)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饥过饱,尤其饮食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


Copyright © 2010-2025 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2023256号
医院地址:新津区西创大道1389号,新津区模范街97号。

卫生健康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举报电话:028-88956666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fCode